齐鲁网·闪电新闻8月28日讯深夜,上海独居女生小慧(化名),在某线上平台下单页面显示25元开锁换锁服务后,两名开锁师傅以无法破解为由,将小慧家的门锁强行拆除,随后安装高价新锁,并向小慧索取费用2410元。其中包括:锁芯580元、防撬锁体500元、把手480元、夜间服务费150元、强开300元、安装费200元。两名开锁师傅称,锁芯和锁体均由小慧本人选择,并强调已在安装过程中告知了相关细节。当时已临近凌晨1点,疲惫且不安的小慧面对寸步不让的两人按天股票配资,几经沟通后,最终通过微信转账支付1800元,以换取对方离开。
配图与原文无关
对此,山东浩尚律师事务所徐长阔律师从法律角度进行了分析和解读:
首先,商家的行为已构成违法。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》第十四条规定,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,诱骗消费者与其进行交易,属不正当价格行为,为法律所明文禁止。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《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》第五条规定,经营者销售、收购商品和提供服务时,应当按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明码标价。针对商家主张的“某某元起”,并未对夜间服务费、强开费等各项收费项目作出细化告知,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,不能认定其尽到了明码标价义务。最终的实际消费为2410元,相较于平台下单页面标示的25元,已远超合理浮动范围。
此外,《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》第十九条规定,以低价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,以高价进行结算属法律禁止的价格欺诈行为。结合案发场景为深夜独居女性的家中,两名换锁师傅滞留门口拒不离开,利用女性恐惧心理迫使其接受不合理高价,已构成胁迫交易。
最后,提醒大家对“开锁刺客”提高警惕,优先选择在公安机关备案的开锁公司。通过线上平台沟通按天股票配资,应注重保存聊天记录,并尽可能通过平台渠道付款。如遇到上述情况,可选择向平台投诉,并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举报,也可以向法院起诉行使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第一百四十八条、第一百五十条赋予的撤销权,并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第五十五条之规定主张三倍赔偿。
凯丰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